中国钢琴调律职业技能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工作>中国钢琴调律职业技能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中国钢琴调律职业技能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9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为深入推动钢琴调律行业高质量发展,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11月8日至9日,中国钢琴调律师职业技能发展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厅成功举办。中国乐器协会监事长钱富民、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罗强、中国乐器协会钢琴调律师分会会长冯汉辉、河南省艺协钢琴调律师专业委员会会长倪铁峰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相关音乐院校、行业组织、培训机构及一线从业者18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行业未来。开幕式由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魏波主持。

罗强副院长在致辞中向全体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其完美的声学品质离不开调律师—“钢琴医生”的精心维护。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自设置钢琴调律学科以来,一直秉承“专业至上,服务至诚”宗旨,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乘这次活动东风,学院将会一如既往的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扩大师大钢琴调律专业影响力,向社会输送高水平、高技能合格人才。冯汉辉会长结合一线实践,剖析了调律师职业技能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倪铁峰会长立足河南,展示了区域钢琴调律事业的成就与心得。
钱富民监事长首先转达了中国乐器协会孙瑞勇理事长对研讨会的祝贺,并对主承办方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钱富民充分肯定了钢琴调律师分会2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在中国乐器协会职业能力评价总站的精心指导下,全社会通过评价认定的钢琴调律师已超过2万名,其中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的9名、轻工行业技术能手的40名、乐器行业技术能手的27名;全行业通过资格认定的考评员182名、裁判员88名、督导员28名,系统完善了职业能力评价机制。在分析钢琴行业发展趋势时,钱富民讲到,随着国家对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不断深入,以及银发群体消费的快速提升,我国钢琴需求会保持在每年15万—20万台规模增量,逐步回归到市场理性与良性的轨道上,而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钢琴拥有量还不足7%,可见其市场空间之大。围绕调律师行业未来的走向,钱富民认为钢琴调律师行业既要研究增量,更要关注存量,据统计,我国全社会的钢琴拥有量已超过1000万台,足见钢琴调律存量市场空间,2万名钢琴调律师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建议钢琴调律行业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和导入全新的服务模式,去适应新的市场、新的消费理念和新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要要全面拥抱AI技术,让数据为我所用,让数据成为市场的导入口与连接线。

研讨会上,来自浙江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天津市、安徽省、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洛阳等全国各地钢琴调律师行业组织的负责人,围绕地方协会建设、人才培养与区域协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区域经验与发展思路,呈现了全国调律行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来自钢琴制造与调律一线的陈德然、郝键、唐磊、刘海威等专家,围绕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等话题,带来多维度、高水平的分享,现场互动踊跃,思维碰撞不断,彰显了调律从业者对专业知识的深切渴求与蓬勃活力。来自乐合数据信息科技的贾建伟总经理还系统介绍了“我的钢琴”调律师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创新服务模式与智能化解决方案引发广泛关注,现场反应热烈,形成的多项建议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生动诠释了技术驱动传统行业变革的潜能。

本次研讨会为国内钢琴调律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为行业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路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推动钢琴调律师职业技能提升,需要中国乐器协会职业能力评价总站全方位的指导与资源支持,更需要高校、行业协会、培训机构与企业各方紧密合作,在标准建设、人才培养与行业生态优化上形成持续合力。各方均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共同为音乐教育发展与文化繁荣注入深厚的时代动能。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0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