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协会监事长钱富民一行赴扬州乐合数据信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围绕乐器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检测中心筹备、数据资产化运营等,组织召开了工作推进会。此次调研聚焦乐器行业在标准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中的现实需求与战略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检测能力建设,夯实行业质量基础
作为即将正式挂牌的国内深度融合大数据能力的乐器检验检测机构,中国轻工业乐器检验检测中心(扬州)将构建覆盖声学性能、有害物质、材料工艺等多维度的检测体系,致力于填补华东地区专业乐器检测服务的空白。在中心筹备工作推进会上,钱富民对其设备安装、人员培训、资质申报等前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要始终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工作原则。
钱富民强调,检验检测中心要立足专业定位,以严谨的建设标准、精良的设备配置和专业的团队建设为目标,着力打造值得行业信赖的检测标杆。他指出,从实验室环境控制到试剂耗材验收,从人员培训授权到操作方法验证,每个环节都要体现专业水准,确保建成后的检测能力经得起实践检验,并希望中心充分依托扬州“中国琴筝产业之都”的区位优势,整合长三角乐器制造资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权威、专业的技术支撑。
推动调律服务数字化,构建钢琴服务新生态
调研期间,专门召开“钢琴知音”调律平台建设专题座谈会。该平台由乐合数据研发,致力于打造集智能派单、服务追溯、数据反馈、技能认证于一体的调律服务系统。
钱富民对平台建设方向给予充分肯定,并依据调律是钢琴使用过程中的刚性需求,但长期以来存在服务不透明、技师水平参差不齐、用户找师难等问题,强调平台要以“提升供需两端效率”为核心目标,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运营推广,通过市场机制激励调律师入驻与服务热情;二是发挥中国乐器协会持证调律师的权威背书,打造“认证上岗、服务可溯”的品牌优势;三是分阶段推进平台市场化,在保障用户体验与技师收益的基础上,实现“用户有调律师、调律师有用户”的良性循环。
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建中国古乐器数据信息库
南京艺术学院乐器研究所与乐合数据信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联合攻关协议,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标志着“中国古乐器数据信息库建设”项目进入实质性共建阶段。此次合作是高校学术科研力量与前沿数据科技企业的一次深度融合。
该项目作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具体实践,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资料数字化存储,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的古乐器数据体系,核心任务包括:
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建立覆盖古乐器形制、材质、工艺、声学特性、历史文献等多维度的分类编码规则与元数据字典,形成行业认可的《中国古乐器数据标准手册》。
研发智能数据平台:构建高扩展性、安全可靠的混合结构数库系统,开发具备智能检索功能的前端展示平台,实现“以形查声、以声查形”等跨模态交互。
深化声学与工艺研究:运用物理建模与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对古乐器声学特征进行参数化分析与高保真合成,探索音色与结构的内在关联。
建立可持续机制:形成一套从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到应用推广的完整技术规范与工作机制,为文化遗产的永久性数字化保存与创新利用提供示范模板。
未来,这一数据信息库的建设成果,不仅将为学术研究、专业教学提供强大支撑,更有望通过公众展示、数字文创、虚拟体验等多种形式,让中国古乐器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调研期间,还就中国乐器行业数据平台建设进行了充分交流。
此次调研活动贯穿了“检测筑基、数据赋能、服务触达、文化传承”四大主线,探讨了器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乐器产业正处在从“制造”走向“智造”、从“产品”走向“生态”的关键阶段。乐合数据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探路者,协会希望其要持续深化技术融合、机制创新与生态协同,与中国乐器协会及各合作单位一道,共同推动中国乐器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