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的制作材料处理与制作技术应用-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精选>筝的制作材料处理与制作技术应用

筝的制作材料处理与制作技术应用

发布时间:2019-02-25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内容提要】本文就如何把握筝的制作材料处理流程,立足在切割、选材、自然脱水、烘干等生产环节,建立良好的生产材料处理操作规范。正确运用制作筝的生产制作技术,在筝的制作框架、底板、琴头等方面,针对指接、拼合、复合等制作工艺提出值得注意的技术性、规范性操作,为制作精品筝提供制作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体会。在阐述木制筝(下文称筝)的制作材料的处理及制作技术应用的同时,针对生产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筝的制作  材料处理 材料含水率  技术应用 指接拼合复合


 


    筝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二千三百多年的演奏发展历史的进程中,经过历代筝的弹奏者和乐器制作者的共同努力,筝这件华夏民族的古朴乐器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制作更为精良。筝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筝之声那韵味深长、色音淳美、古朴典雅的特性,深受广大使用者的喜爱。不言而喻,筝这件乐器的制作一直伴随着筝演奏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在制筝的材料方面也有所变革,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的记载来看,可以了解到古代制作筝的材料为竹。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筝这件乐器制作材料的变革正如清朝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所述:“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为十三弦。"。朱骏声所述“易竹于木”时提到秦代蒙恬曾对竹制筝的材料和形制等做出改变。有资料记载: 约在汉魏六朝时期出现有桐木筝、楸木筝、梓木筝等,也证明以木制筝的事实,并延续至今。

    木制筝在制作方面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整木刳体制筝,即“刳桐为体”一木一筝的形式,即用一段整木在中心挖空制成筝状,将以框架、面板、琴头、琴尾为一体,其上张弦鼓琴谓司筝。至今这种制筝形式,仍保存在日本仿唐筝的制作上。在中国则鲜而有之,仅在西安地区的秦筝制作时尚可见到。二是“匣式拼和”制筝,这是中国南方筝常用的制作手法,即将拼制的筝面板蒙制在框架之上,或将筝体中帮板、面板、底板、琴头、琴尾、音梁等部分分别以不同材质的材料拼制而成。目前国内筝生产厂家多采用后者。在木制筝制作方面虽有素琴、工艺装饰琴等多样化的制作特点。就琴体而言,则以多种材料拼和制作研究为主。

本文就如何把握筝制作的制作材料处理流程,立足在切割、选材、自然脱水、烘干、等生产环节,建立良好的生产材料处理操作规范。正确运用制作筝的生产制作技术,在筝的制作框架、底板、琴头等方面针对指接、拼合、复合等制作工艺,提出值得注意的技术性、规范性操作,为制作精品筝提供制作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体会。在阐述木制筝(下文称筝)的制作材料的处理及制作技术应用的同时,针对生产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筝的制作材料处理

    筝在存放及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底板、面板、琴头变形与开裂,不仅影响了古筝的外观、而且对其声音也有一定的影响,缩短了古筝的使用寿命,给人们使用带来了很多不便。长期以来,筝乐器的变型开裂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使用者。分析其中原因,大多数具有乐器生产经验的人会直接联想到乐器制作材料处理不当,是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筝的乐器制作材料处理是我们亟待去解决并逐步优化完善的常规性问题。

1. 制作材料处理的基础条件

    为能解决筝制作过程中因材料处理不当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必须从材料的处理、存放及产品的框架结构入手,分析研究,找出开裂、变形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笔者认为,古筝制作材料的选材对材料处理的效果极为重要,材料处理以优质选材为基础才有意义,才能使材料处理产生解决质量问题的实际意义。

    一般情况下、采购的原材要及时分解,经过长达二至三年的自然存放,才能使用。直接使用的材料由于其含水率过高、内应力不平衡,表面上制琴虽能顺利完成,但在短时间内,受气候、环境的影响、都会有导致琴体变形、开裂,影响乐器的使用寿命的现象。筝的制作也不例外。因此,从规范生产工艺标准的角度讲,不经过自然存放的材料是不宜直接投入生产的。

    不是每一块木头拿来都可以做成古筝,也不是每一块木头随意截断制材都能发出圆润的好声音。筝与其他箱体共鸣的乐器一样,琴体本身就是一个共鸣体,能否产生通透的共鸣,受材料选择、材料处理、结构制作、维护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然,从制作角度讲,首先要选择材料,例如,所选木材质地无疤节、无劈裂的经切材。这种径切方法取材不仅支撑力大、不易变形。对框架稳定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材料径切使用比材料旋切使用对音的传导要快、声音靓丽、清脆。在进行材料处理之前,要对所处理的材料进行检查,剔除那些劈裂、糟朽、有影响琴体质量的瑕疵材料。避免出现所处理材料的基础条件不符合生产标准的情况,提升材料处理的质量意义。

2.制作材料处理的常用方法

    筝的琴体结构是由面板、音梁、帮板、销钉板、贴帮及琴弦、琴码、销钉等多部分组成,涉及制作材料处理的部分主要是面板、琴头、琴码等琴体的木质部分。其中面板、底板的材料是河南兰考的优质桐木,帮板、音梁的材料是东北白松,销钉板的材料是小兴安岭的优质色木等。下面将结合生产实践,主要针对这几款制作材料的处理进行阐述。

1)处理实验

     针对材料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过高的情况。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实验:把自然存放两年左右,含水率16% 宽、高 30×100mm椿木材料和刚分解好的同一品种、尺寸,含水率50%的椿木材料,在温度60度,湿度30%的环境下烘干72小时、结果前者高度收缩4mm、后者高度收缩了14mm且扭曲变形严重。后者变形收缩量是前者的3.5倍。含水率高的材料之所以会严重变形收缩。是因为其含水率过高,当材料烘干时水分快速蒸发、木材会急剧收缩、从而引起严重的变形、开裂。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材料含水率过高时不能急于高温烘烤,晾晒的目地就是降低材料的内部的含水率,以减少材料后期烘干处理时变形,开裂的机率。

2)清水处理

    这种方式是针对将原木分解后的制筝材料含水率高、内应力大,容易扭曲变形的情况,专门实施的一道工序,目的是减小制筝材料变形开裂的机率。在清水处理效果试验中,我们尝试把分解好的配件材料用清水浸泡5-7天后使用,发现由于时间偏短,材料减少变形开裂的效果不明显,但也出现情况好转的迹象。随后,我们把清水处理的时间调整到10-15天。另外增加每隔一天换一次清水的处理环节,其目的是想通过对材料的清水浸泡,替换材质内部的浆液、疏通材料的纤维导孔、降低或缓解材料内部的内应力,以减少材料的后期变形与开裂。经多次反复实验证明,制作筝的材料经过10-15天浸泡的分解处理后,经自然存放、烘干等后期工艺后使用,发现变形开裂的机率变得很小。基本上解决古筝开裂、变形的问题,验证了我们的设想,形成了筝制作材料处理的一个环节。

 (3)自然处理

      制筝材料在清水处理后,要淋掉表面多余的水分、及时用防裂油或石蜡处理表面,码花跺自然通风放置,做好标识,注明生产日期,存放1-2个月后倒垛一次,防止存放期间不通风,材质发霉变形。经过二至三年左右的码垛、倒垛、自然晾晒过程。当材料的自然含水率小于20%左右时才能进行烘干使用。自然处理的关键是保障空气自然均衡流动,自然干燥过程强调的是均匀接受空气的自然处理,避免环境条件下,材料干燥不均衡所导致的含水率不一致或材料变形开裂出现斑痕和污迹。

4)烘干处理

    当材料含水率降至 20%以下时可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处理分为预热、烘干、喷湿、平衡几个过程。在烘干处理的生产环节中,烘烤温度应遵循:“小火—大火—小火”的原则,建议温度控制在:前期40-50度;中期60—80度;后期 30—40度;烘干的目地是利用蒸汽加热的把木材体内的水分替换释放出来、当材料内部的含水率小于7%左右时,后期材料使用时才会稳定,不容易变形与开裂。含水率大于20%的木材不要急于烘烤,以免后期干缩变型,影响材料质量。材料烘干后,不要急于使用,应在恒温的环境下放置一周左右的时间,当木材体内的含水率与空气含水率相近时在使用,此时该木材最稳定,不易开裂变形。

筝制作材料的清水处理、自然处理及烘干处理,是一个多变多种结果的过程,应是有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材料处理的控制条件、控制时间内有效把握,在材料处理期间,更要对处理过程出现的效果进行及时把控、及时调整,使材料处理的功效最大化。

 

二、筝的制作技术应用

    在完成筝制作材料的材质工艺处理之后,材料的径切使用、框架结构稳定、琴头实木复合工艺处理、及底板的拼合技术就成为筝制作中“控制结构变形、琴头、底板开裂”的关键。针对材料处理后的工艺流程与技术应用,笔者试举一些制作工艺关键技术应用及部分生产流程方面的实例,

1.框架结构的指接技术:

    筝的框架结构是由帮板与琴头、音梁、销钉板所组成的一个框架。而帮板与琴头、销钉板、音梁的接合处通常所用的对接结构,是靠胶粘合在一起的。在受力的状态下,或受潮时,经常会开裂变形、严重影响筝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筝的框架开裂、变形问题,我们采用了指接胶合技术、把筝的帮板与琴头,用指接刀开成指接榫头、再用拼板胶粘合在一起,这样卯榫间交错重叠增大了二者之间的胶合面积、增大了琴体的框架稳定性。

     为证实这个设想我们做了一项实验:把调试好的指接结构的筝和对缝拼接筝各一台放在蒸汽烤房:温度60度、湿度75度的环境下放置72小时,取出后发现指接结构的筝高音琴弦断了4根,销钉锈迹斑斑,而琴体几乎没有开裂,变形。而对缝拼接的筝框架完全扭曲开裂,失去了使用价值。这一案例证明了我们的设想,证实了筝框架指接结构具有稳定性。框架指接为筝结构稳定奠定了基础(图例一  指接筝的框架)

2.底板拼合的结构处理:

    人们习惯的认为筝底板以没有拼缝的整张材料为最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就是因为这个错误的观点导致了许多使用整张底板的筝底板开裂。而使用窄板拼合起来的底板只要拼缝严密、几乎很少会有开裂的。甚至将整张的底板用锯锯开在重新拼合起来的地板也不会开裂。这个试验案例发现,导致琴底板开裂的原因是内应力在作怪。琴板的面积越大,板面内部的内应力越大。之所以拼合的底板很少会开裂,完全是因为拼合的板单位面积小,内应力也小,重新沾合在一起以后,相互间的内应力不能叠加却相互抵触,平衡了底板的内应力,减少了筝底板的开裂机率。

3.古筝琴头的复合技术

    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开裂最多的是筝的琴头,尤其是实木的筝琴头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开裂最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用其他的材料又不能解决颜色、纹理一致的问题。我们尝试把实木切成木皮,复合在纵横交错的三层胶合板上,做成实木复合胶合板。试着贴在筝的琴头上,不仅外观、纹理颜色统一了,而且使用这种实木复合技术的筝琴头不易开裂。其原理就是平衡了琴头的内应力,减少了古筝琴头在受力的状态下变形的机率,使古筝琴头不容易再开裂。

4.环境因素对古筝的影响:

      筝的外观秀美典雅,具有文化气息,摆放得体会给人以高端品格的印象,因此,目前一些演奏者非常喜欢乐器长时间的裸置在空气中,令人直观欣赏筝的外观艺术美。但孰不知,作为乐器的保养,受地域空气含水率的影响,受温度急剧变化的影响,会有所不适。当乐器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时,也会引起开裂及变形。对筝的护理应像人预防感冒一样,经常对筝进行必要的保养,做到“四不要”。一不要让古筝长时间的裸置在空气中,用完后及时装进袋子里与空气隔绝;二不要让古筝靠近空调及暖气,避免筝体遇热开裂或变形;三不要让古筝日晒雨淋、防止其受潮开裂变形,做好防潮工作;四不要让筝体长期受力,防止其在长期受力的状态下,变形开裂。古筝长时间不用时,最好松弦卸码装盒保养。

了解当地的地域性季节空气含水率,在生产存放时根据销售区域季节空气含水率的数值,打造相应的小气候。当空气含水率过低时应注意空气加湿,当空气含水率过高时应注意抽湿,有条件的可建造恒温、恒湿空间以确保古筝不受环境温度,适度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开裂及变形。也会对控制筝的琴体开裂,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研究筝制作材料处理和研究解决筝的框架开裂、变形问题,说穿了是个解决材料内应力均衡的问题。把握这一问题的关键,会使筝在制作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减少。当筝制作的琴体结构稳定后,制作筝者就有精力专门解决或调整筝的音质状态及外观装饰,为提升筝制作的整体水平消除隐患和后顾之忧。

                                   结 语

     专业制作筝的材料处理与制作技术内容较多,要研究的科学门类较多。例如,在近年内对筝的制作研究已经逐渐发展为产品后期的声谱调整及综合性音质处理,已经开展了更高阶段材料处理和制作技术的科学研究。相信在材料处理与制作技术正在被人们所广泛应用的今天,通过生产技术研发和生产经验交流,对筝的制作研究更加深入,追求生产出音质优美、结构稳定,外观精良、演奏应手的筝乐器,使筝乐器这项产品的质量与音质更上一层楼。在提升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制作工艺水平的同时,为众多的筝演奏艺术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乐海乐器研发部

杂志期刊

2024年第2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