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23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据北京日报报道,51岁的冯满天,看起来也就40岁出头。“阮,越弹越年轻。”他笑了笑说。随后,他闭上眼睛,开始拨弄怀中那把中阮。古声古韵,飘至门外。
如果不是因为上了央视综艺节目《出彩中国人》,并且“一不留神”拿了冠军,冯满天大概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名。为了一次性“摆平”纷至沓来的采访邀约,昨天上午,他办了一场媒体见面会,且弹且说。
一开始,他坐在靠门边的椅子上,被示意往中间坐之后,他恍然意识到,这一回自己是主角,“这么多年了,没坐过中间,不适应。”几曲过后,他脱掉了鞋子,盘腿坐在地毯上,“我在家就这样,焚香、打坐、练琴,一弹三四个小时,感觉像是到了另外一个时空。”
这种心静如水的感觉,冯满天说自己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去追寻。一朝入梦不复醒。
弹阮
4月29日,冯满天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专场音乐会,这是音乐堂“盛世音乐文化周”的重头演出,也是他“出彩”以后的第一场音乐会。
安静、好玩、有劲,冯满天希望音乐会能达到如此效果。音乐会曲目,除了他在《出彩中国人》里演绎的《乡愁四韵》《花房姑娘》《春燕》,还有民歌改编曲,古琴、古筝经典名曲,中国现代民族爵士作品。他希望通过这台音乐会,让观众领略到自己手里那把中阮的魔力所在。
这把“魔琴”,能变吉他、古筝、古琴、三弦、冬不拉……能奏民乐、流行、布鲁斯、弗拉明戈、波萨诺瓦,甚至是粗放的摇滚,就像冯满天在《出彩中国人》里弹唱崔健《花房姑娘》,一下子镇住了评委。他们好奇于眼前这位怀里抱着的是怎样一种奇怪的乐器。
其实,这正是冯满天参加这档节目的初衷。以前,他出去演出,经常被问:这是哪国乐器?“甚至有人说我这是土琵琶、土吉他。我真的都被问烦了,也解释烦了。现在,通过电视节目,更多人知道了阮,知道了它的精深、包容、开放。这是中国古人的智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体。”
冯满天的父亲是一代月琴大师冯少先,老先生曾有个遗憾,就是一辈子也没能让月琴普及。如今,冯满天想接过民族乐器普及的接力棒。这次在电视上“出彩”,多少让他看到了希望,“过去找人学琴都不来,现在很多人私信我,想学琴。”
制阮
一如弹唱,冯满天的人生轨迹也处于跨界之中。
也许得益于父亲的熏陶和调教,冯满天6岁学月琴,15岁便考入了中央民族乐团,担任月琴独奏演员兼中阮演奏员。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是1987年成立的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白天使乐队的吉他手。“那时候我特别瘦,长发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腰部。
玩了几年吉他,因为与乐队成员理念不合,冯满天离开了乐队。后来在团里办了停薪留职,跑到南方下海,结果发展不顺,人生跌入低谷。直到有一天父亲从台湾演出归来,带回来一首白居易的诗:“(阮咸)非琴不是筝,初听满座惊……”寥寥数语,却令冯满天醍醐灌顶,决定重新持起中阮。
然而,国内现存的阮乐器,都无法实现“非琴不是筝”的效果。于是,冯满天开始尝试自己制阮。
他发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阮,在面板上都有镂空,而这并非“起源于秦汉,鼎盛于唐宋,没落与明清”的真正的阮咸。原来,这样的阮是参照日本收藏的阮的照片制作的,人们误将照片里琴体上的黑色花纹当成了镂空。“实际上,真正的汉族乐器,例如古琴、筝、琵琶和阮,都不会在面板上开口,这样才能有好听的余音。”
冯满天还改造了阮的“品”(乐器的一个部件),“过去使用的是竹子品,现在用钢品,但钢品金属味太重,而且容易断弦。我改用尼龙钢,声音吸收和传导都非常好,特别适合尾音处理。”
犹如着魔一般,冯满天日复一日地试琴、练琴、改琴,终于在做到第48把时,他得到了心目中的“阮咸”,也就是他演出时最常使用的那一把。
痴阮
每次演奏时,冯满天脚边都放着一个音箱,通过电源线连接中阮。“这是原声乐器音箱,放大声音,但音色不变。”冯满天解释说,“演出时和电钢琴、电吉他、电贝司合作,我的声音就被压下去了,得拼命弹,经常折弦,所以就接了这个东西。”
不过,这个做法使中阮看起来更像一种现代电声乐器,与民乐团中古风古韵的阮,判若两种乐器。冯满天的“玩儿法”也因此被一些圈内人诟病。“他们觉得我不务正业,不正经。我的学生考上了音乐学院,也会被老师要求改正弹奏方法。”冯满天说得很坦率,表情波澜不惊。
但是,十几年来对阮的痴狂,早已使他从内心屏蔽掉了外界的质疑声。在《出彩中国人》的决赛中,他的一曲《乡愁四韵》百转千回,“铁汉”评委李连杰瞬间泪奔,几度哽咽不能言语。而他也早已泪流满面,“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过去不管受到什么误解、委屈,都值了,欣慰了!以后再跟老外玩儿音乐,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中国也有很牛的乐器!”
今年,冯满天将与他的乐队赴澳洲及美国巡演,还将在位于美术馆后街77文创园黑匣子剧场驻演一段时间。“我想探索音乐的更多可能性。有些人搞跨界,在我看来底色还是洋的,只不过加入了中国元素;我的底色是国乐,加入西方元素,就像加点胡椒面儿,更有滋味。”说着,他再次闭上了眼睛,拨动了琴弦。(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