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传承-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传承

发布时间:2013-09-06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积累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具有极高的人文和历史价值,被誉为“民族文化基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逐渐被挖掘和使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出现了逐步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就是其中之一。

一、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发展概述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主要包括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的制作。2011年,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以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才优势成为该项目的传承单位。自1958年建厂以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一直以市场化的方式传承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将文化遗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拓展宣传途径、开辟传播空间和开展教育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生产的“敦煌牌”民族乐器畅销国内外,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市场化开发

【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族乐器】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既然要面向市场,就要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设计出适销对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此,我们以“传承经典、引领时尚”为理念对民族乐器进行保护式研发。一方面,完善乐器的声学品质,为民族乐器注入新活力。例如与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合作研发的多声弦制古筝,在保留传统古筝民族韵味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古筝只能演奏五声调式曲目的局限性,开辟了演奏七声调式曲目的新空间。敦煌牌电声二胡在传统二胡的底部增设了电声器,不仅能够准确地保留二胡音色的原汁原味,同时具有延音、回声、合奏、八度等多种变化音效,可以拉出传统、爵士、经典等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另一方面,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中注入民族的、现代的、时尚的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例如,极品版流水象牙二胡、花样年华旗袍二胡、世博版琵琶等。其中,世博版琵琶在上海世博会闭幕式舞台上精彩亮相,这是继2008年敦煌牌电声二胡荣登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舞台后,敦煌牌民族乐器再次登上世界瞩目的国际性舞台,对民族乐器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我们每年推出近30款新品乐器,以领先业界的研发速度,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累计开发了仿古版、时尚版、巨型版、微型版、纪念版、限量版等系列乐器。

【实施文化营销策略对民族乐器文化开展公益性宣传】

首先,我们借助文化活动平台宣传中国民族乐器文化,提高社会大众对中国民族乐器文化的认识。例如:2006年,我们在新加坡举办了“华乐风采——华族乐器大展”,新加坡总统纳丹亲自到现场为展览揭幕。我们不仅设立了二胡、古筝乐器制作坊,举办民乐专家讲座,还组织乐队进行民乐演出,这次活动吸引了近4000名新加坡市民参与体验,形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2010年,我们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乐坊传习区的承办单位,在宝钢大舞台开展了184天的展演活动,吸引数百万观众前来参观。

其次,我们通过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展会的方式传播民族文化。具体表现为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传承人对民族乐器部分制作过程的展示、工作人员对民族乐器知识的讲解等,以“活”态的展览方式激发游客的参与乐趣。

 

 

再次,通过建立乐团拓展中国民族乐器文化的传播空间。我们在2005年招聘了一批上海音乐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组建了“敦煌新语”民族乐队,现在已经注册为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乐团已国内外进行了400多场民乐演出,使社会大众在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更加生动形象地体验和了解民族乐器文化,从而拓宽了民族乐器文化的传播空间。

另外,我们还开发了民族乐器文化的旅游资源。作为上海市的工业旅游景点之一,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让国内外游客现场感受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精髓。

三、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教育传承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对内教育传承工作】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传承离不开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对于企业员工,我们除了采用“传帮带”的传统传承方式以外,还与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培养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举办敦煌杯乐器制作比赛,邀请民乐演奏界、教育界、制作界的知名人士做评委,对传承人制作的乐器进行点评。同时,我们组织他们学习乐理知识和乐器演奏,观看民乐音乐会,提高传承人的制作技能和文化素养,深化他们对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内涵的理解。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对外教育传承工作】

对于社会大众,我们着重于对他们进行民族乐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通常以流动式的课堂、讲座,以及民乐演奏的方式开展教育。我们将乐器制作坊搬到上海世博会、上海国际乐器展、国家大剧院、香港古筝节等活动中,并组织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现场展示,与市民进行乐器制作技艺的互动与交流。

此外,我们在2006年成立了敦煌艺术学校,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出国门”的方式宣传民族乐器文化。目前,已在国内外设立了130家敦煌音乐教室,推动了中国民族乐器文化深入社会,走向世界。

我们还编辑出版了《筝艺》、《弓弦南北》、《图说琵琶》等书籍传播民族乐器文化知识。

实践证明,我们所开展的市场化运作不仅盘活了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也实现了保护和开发、传承与发展的双赢。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开展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工作,以生产促传承,发挥生产性企业的优势。我们还要继续开展市场化推广和传播工作,通过市场化运作使民族乐器技艺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更要注重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工作,提高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夯实传承基础。我们已经申报了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计划在将来为传承人开设工作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业兴旺发达,再创辉煌。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0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