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9-18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蟒皮乐器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一组特殊的乐器,它是以蟒皮作为乐器的振动膜,据中国乐器协会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用蟒皮作原材料的民族乐器(包括少数民族乐器)大约有45种,常见的有二胡、高胡、中胡、三弦、手鼓、八角鼓等。
蟒皮乐器唯中国所独有,与其它各类乐器有所不同,因其原材料采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的皮做乐器,因此,蟒皮乐器在原材料采购、制作、销售和出入境等方面都要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严格监管和约束。
自2004年以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对蟒皮乐器正式实施标识化管理,即防止对野生动物资源的过度捕杀以造成野生动物种群的灭绝,同时实现了蟒皮乐器生产、销售的市场合法化,使蟒皮乐器这一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乐器得到了传承发扬。
2012年,中国乐器协会在蟒皮乐器实施标识化管理八周年之际,详细对蟒皮乐器原材料采购、企业生产与市场销售、产品技术与质量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
二胡演奏艺术已经深入社会各个阶层
二胡是使用蟒皮最多的蟒皮乐器,大约占整个蟒皮乐器的90%,其次是三弦、手鼓、八角鼓等。中国乐器协会前不久参加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从参会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
专家们一致认为,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发展较早,改革比较成功的乐器之一,尽管目前二胡这件乐器还存在一些缺陷,但目前在型制和演奏方法上已经基本定型,二胡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并且进入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课程,有了一整套完整的专业教材和固定曲目。
二胡演奏艺术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受到国内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青睐,据中国二胡学会介绍,现在国内许多城市经常举行以二胡为主体的音乐会,艺术节,其中,以江苏和北京等地二胡艺术活动最为活跃,如2004年在江苏徐州举行了“中国徐州首届国际胡琴艺术节”,有来自海内外的117位专家出席,在5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有1490人上演二胡齐奏,随后举行的彩车环城巡游中,徐州10万居民参与了这项活动。二胡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参与二胡表演教学活动已经不限于从事专业演奏二胡的老师,而一些地方官员、部队首长、企业家也对二胡情有独钟,他们对二胡市场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中国二胡学会介绍,徐州市人大主任,南京市邮电总局局长,成都军区的将军都以普通二胡爱好者的身份加入到二胡学会这一民间社团中,并且在本地区利用他们的影响扩大二胡在群众的覆盖面,徐州连续几届举办了二胡艺术节,举行千人二胡演奏、成立二胡艺术博物馆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在徐州人大主任的推动下促成的。除此以外,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委市政府对二胡表演及二胡制作也十分重视,拨专款2000万元建立了二胡文化园,在梅村地区计划建立二胡工业园区。由于无锡市政府对二胡艺术与制作的重视,以及二胡在无锡市的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无锡市为“中国二胡之乡”称号。北京市是中国二胡学会的所在地,该学会成立30年来,开展了大量有助于推动二胡艺术发展的活动,举行过上百场二胡音乐会,进行国内外二胡艺术交流,组织过多次二胡演奏和制作比赛,开展二胡艺术考级,编写二胡教材,出版二胡名家演奏音像资料,举办了11次二胡师资培训班,培训了500余名二胡老师,他们毕业后在全国各地进行各类二胡教学活动,培训了数以万计的二胡爱好者,同时成立了“二胡之友联谊会”为普及二胡艺术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目前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人数已经从2000余人增加了4000多人。
另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乐器协会资料统计,目前在我国34个省直辖市的3192个地级市,县级市中拥有48.6万所大中小学,艺术表演团体2420个,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3264所,在校学生2.36亿人。在我国城市和农村,二胡已经普遍深入到这些地区文化氛围集中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245万人在学习或者曾经使用过二胡,每年参加各类考级的二胡人数大约有10万之多,二胡的社会保有量大约在750万把左右。
二胡艺术除在国内蓬勃发展以外,近年来也不断向海外发展,据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介绍,每年出口二胡从4000把增长到上万把,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二胡不仅出口到东南亚,台湾、香港地区,同时也开始大量出口到日本、欧美等国家,日本一些大中城市都建立了二胡培训学校,各种形式的二胡演奏音乐会不断举行,二胡已经逐步成为一种世界性乐器。
通过对二胡艺术近30年情况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深入发展,二胡艺术教育表演推广活动也必然持续性的发展下去,二胡必将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文化娱乐悠闲载体。
二胡艺术的蓬勃发展全面带动了二胡生产
正因为二胡艺术在国内外的蓬勃兴起,二胡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带动了二胡生产。目前我国二胡生产地区已经从过去北京、上海、天津、苏州等东部沿海地区,扩大到在全国有18个省市有二胡生产企业。
据中国乐器协会统计,2007年我国有二胡生产企业187个,二胡产量454277把,2012年生产企业增加到415个,同比增长1.21倍,二胡生产量达到776600把,同比增长70.98%。其中山东临沂、江苏苏州无锡、河北肃宁饶阳,天津(静海)成为我国二胡四大主产区。
山东临沂近年来我国新兴的二胡生产基地,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临沂市庙山镇、乐泉村、后海沿村,大王庄,三里洼村地区,这里有二胡生产企业7-8家,个体工商户180多家,山东临沂二胡生产原为零星生产,快速起步时期是从2006年开始的,最初时有80多家个体户,到2012年增加一倍,原来年生产量不到5万把,现在每年生产各类蟒皮乐器大约20万把左右,主要以中低档乐器为主。品种也比过去增加了许多,有二胡,京胡,京二胡,板胡,笙胡,越胡,三弦。除此以外蟒皮类打击乐在山东也开始生产。山东临沂二胡生产的客户原来以北方为主,现在已经在南方普遍建立销售网络。目前山东临沂二胡生产从业人员有1000多人,原来只有300多人,最大二胡生产厂年产二胡2万多把。今年山东省二胡各生产企业基本上每家都没有存货,生产供不应求,销售主要靠网站,自己联系客户为主,琴行销售只是一部分。产品大部分是供给各地培训班、中小学、老年大学、少年宫。政府采购主要是建立文化大院,现在全国许多地区每村都要配一套乐器,由于每年都要发放,给普档二胡带来大量的订单。由于山东临沂二胡生产逐步形成规模,从而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临沂市委市政府领导都到该地区进行工作调研,并正在筹备成立二胡生产基地。
江苏是我国二胡生产最主要的地区,具有历史悠久,产品品牌影响力大的优势,江苏省生产二胡的主要地区是苏州,无锡,江阴,丹阳等地。苏州市是中国二胡生产历史最长的地区,产品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原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为主,虎丘牌二胡曾获得过国家银质奖,改革开放后,苏州二胡逐步演变为以私人个体生产为主,企业规模为中小企业,目前数量大约有50~60家企业,生产量大约为20万把左右,主要生产企业有苏州民族乐器一厂,苏州江南民族乐器厂,苏州北塔乐器厂、苏州国兴乐器厂、苏州琴艺乐器社等,近年来苏州二胡生产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太大变化。
无锡二胡生产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地区,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毗邻的苏州,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重视,无锡梅村镇是二胡生产的基地,原来仅有林生二胡工场和古月琴坊两家企业,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增加到14家企业,年产量也从2万把左右增加到5万把。产品主要以中高档为主,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河北是我国北方二胡生产的重要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沧州、肃宁、饶阳等地区,这个地区大约有二胡生产企业50家左右,年二胡产量大约为8万把左右,其中生产量最大的是河北乐海乐器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北方民族乐器有限公司等企业,河北北方是中国二胡学会定名的二胡生产基地。
天津原来也是我国民族乐器重要的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体制原因,企业规模有所缩小,近年来由于实行划整为零的体制改革,企业活力得到了释放,二胡生产量不断上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目前以天津民族乐器厂为核心的二胡加工生产销售十分活跃,另外天津静海一带原以西管乐器、手风琴和民族管乐器为主,近年二胡企业有了明显增加,产品影响力不断提高,目前在静海大约有5-6家左右,其中以乃政乐器厂比较突出,产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除以上四个地区二胡生产有较明显变化以外,其它地区的二胡基本上保持稳定发展,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是我国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品种齐全,产品产值产量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二胡生产量是我国二胡生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年产二胡4-6万把左右,产品质量稳定,售后服务良好。
蟒皮来源有望解决,我国二胡艺术与二胡生产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蟒皮是蟒皮乐器最为关键的原材料,从根本上决定着蟒皮乐器的质量。上个世纪蟒皮乐器所需蟒皮原材料决大部分是通过捕杀野生蟒蛇而获得,但到上世纪末80年代,野生蟒蛇已经基本上捕杀殆尽,这不仅关系到蟒皮乐器原材料来源问题,同时也极大影响了蟒蛇这一野生动物种群的保留问题。从这以后我国蟒皮乐器生产一直处于不合法、前景暗淡的状况。
自从21世纪初,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开始实施“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政策以后,同时加大了人工繁育蟒蛇的力度,蟒皮乐器原材料来源一方面从越南等周边国家进口解决,另一方面海南东盛弘蟒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快进行人工繁育蟒蛇试点研究,使蟒皮乐器的材料来源保持相对稳定,目前这一科研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海南东盛弘蟒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人工繁育蟒蛇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并实现了产业化,国内各地区蟒皮乐器生产企业普遍已经与海南东盛弘公司建立了商业贸易往来,批量使用海南人工繁育蟒蛇皮用于蟒皮乐器生产,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蟒皮95%以上已经采用人工繁育的蟒蛇皮(包括国外进口与国内人工繁育)。海南东盛弘蟒业公司在实现人工繁育蟒蛇产业化后继续进行人工繁育蟒蛇的野外放养
科学养殖,提高了蟒皮用于乐器的出材率和声学品质,该公司有多项科研项目在加紧进行当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根据中国乐器协会资料统计,2007年我国蟒皮乐器生产共计消耗各种规格的蟒皮21704张,到2012年消耗蟒皮31330张,增长了44.35%,其中,海南人工繁育的蟒蛇皮贡献率达到60%,其它40%是从越南等周边国家进口的蟒蛇皮。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认为,目前我国蟒皮乐器使用(演奏艺术,教育培训)、生产制造、原材料生产采购(人工蟒蛇养殖、科研、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但从发展趋势看是稳步发展态势。
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精神要求,中国乐器协会对未来二胡市场以及生产加工,还有蟒皮消耗量作了预测分析,到2015年,“十二五”末期,国内蟒皮乐器使用者将会达到300万人,蟒皮乐器保有量达到900万把,蟒皮乐器生产企业达到583个,蟒皮乐器年生产量达到101.53万把,消耗蟒皮5.08万张。(丰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