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乐器行业年度报告(四)-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2011年中国乐器行业年度报告(四)

2011年中国乐器行业年度报告(四)

发布时间:2012-05-03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民族乐器制造业

【数据】

2011年民族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7家,工业总产值22.56亿元,同比增长53.51%,工业销售产值22.15亿元,同比增长53.38%,出口交货值8.01亿元,同比增长46.70%。其中,按工业总产值排名,分别为河南、山东、河北、广东、上海、江苏、湖北、福建、浙江、陕西,各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见附表。

根据中国乐器协会和国家轻工业乐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部分民族乐器产量统计,2011年我国共生产各类民族乐器67.47万件,同比下降4.64%。其中:古筝23.09万架,同比增长17.44%;琵琶6.47万把,同比下降7.3%;二胡23.31万把,同比下降12.82%;扬琴3.32万台,同比增长9.50%;阮4.44万把,同比增长23.67%;京胡1.09万把,同比下降38.76%;月琴9263把,同比增长2.5%。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6.17%2011年二胡产量较大的是河北乐海乐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饶阳北方民族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民族乐器一厂。

【领导视察】

62日,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太彤、副秘书长管维镛、经济委员会主任乐景彭、副主任金鑫等一行11人到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就“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行专题调研并指导工作。

77日,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副主任伍建民等领导就奥宇集团所属的北京奥宇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绿色环保仿生皮乐器”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研。

9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到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考察。考察结束时,俞正声握着王国振厂长的手说:“像你们这样的手工行业,能用国营体制和集团机制发展到现在,是很不容易的,在全国都很少,应该支持。” 

1021日,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市政府副秘书长肖贵玉及市、区、镇有关负责人视察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视察结束后,艾宝俊副市长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贯彻落实俞正声书记的批示精神,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产业集群】

324日,“中国竹笛之乡”申报汇报会在中国乐器协会举行。中泰乡柴顺良书记和三产办周玉农主任分别作了汇报。正式向中国乐器协会提出中泰乡申报“中国竹笛之乡”报告

413日,中国乐器会秘书长曾泽民、副秘书长兼信息部主任丰元凯到中泰乡进行竹笛产业前期调研

614日~15日,根据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人民政府《关于余杭区中泰乡要求冠名“中国竹笛之乡”的请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同中国乐器协会组成专家评审组,对中泰乡竹笛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及评审。专家评审组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副主任查长全担任组长,组员包括中国乐器会副理事长齐建平、国家轻工业乐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张振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张维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竹笛制作技师赵景国、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王缉慈、浙江师范大学从事乐器产业区发展研究教授朱华友。通过考察,最终对中泰乡申报“中国竹笛之乡”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一、中泰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竹笛资源优势,其竹笛产业在我国乐器行业中特色明显,地位突出,普及和专业级产品种类齐全,产业发展稳定,已形成包括苦竹种植、竹笛加工、配件生产、产品销售、音乐教育等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二、中泰乡的竹笛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具有比较成熟稳定的国内外销售市场,销售收入、出口额、实现利税等方面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三、中泰乡政府对竹笛产业高度重视和支持,并已列入《中泰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在资源配置、政策导向、服务设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竹笛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评审组一致认为,中泰乡竹笛产业基本符合中国乐器协会所制订的《关于共建和授予中国乐器行业特色区域称号的行业规范》标准要求,建议授予中泰乡为“中国竹笛之乡”,报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审批。

728日晚,“中国竹笛之乡”授牌仪式暨系列活动开幕式在中泰乡隆重举行,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安志、副理事长齐建平,杭州市余杭区副区长寿伟义,中泰乡党委书记柴顺良、乡长戴建以及笛子界知名人士、第九届中国笛子艺术夏令营营员以及近千名观众参加了授牌仪式。中泰乡苦竹面积2.8万亩,目前已建有笛竹定向培植标准化示范面积1.28万亩,创建有全国唯一的“苦竹种质资源库”,为国家级苦竹定向培育标准化示范区,被浙江省政府命名为“苦竹之乡”。中泰加工竹笛已有30余年历史,竹笛生产加工企业近130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年产中高档笛箫200万支。中泰生产的竹笛在中国竹文化节、国际竹业博览会、省市级旅游纪念品博览会上频频获奖。竹笛产品遍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全球竹笛80%产于中泰,竹笛年产值超7000万元。

【获奖情况】

2011年年初,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2010年轻工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名单”,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创新营销策略——打造中国民族乐器强势品牌”获得一等奖。

520日 中国乐器协会发布“关于表彰‘2010年度中国乐器行业50强、先进集体、优秀人物’的决定,民族乐器行业有4家企业获得2010年度中国乐器行业50强称号,分别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河北乐海乐器有限责任公司、扬州天韵琴筝有限公司、扬州雅韵琴筝有限公司。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王国振获优秀个人称号。

525日,上海市推进中华老字号发展工作会议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获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证书和奖牌。成为民族乐器行业的首家中华老字号企业。

615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公布了“中国轻工(乐器)十强”名单,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榜上有名。

【专利发布】

2011年有关民族乐器专利发布数量为127件,同比下降26.59%,其中发明专利18项,同比增长5.88%,实用新型专利66项,同比下降1.49%,外观专利43项,同比下降51.69%

在所有公布的民族乐器专利中,古筝专利41项、二胡39项、笛子10项、扬琴7项、编钟6项、古琴5项、琵琶5项、埙4项、葫芦丝3项、竖笛2项、马头琴和文枕琴各一项。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和无锡睿思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7项,扬琴天韵琴筝有限公司和天津工业大学申请6项,扬州雅韵琴筝有限公司和上海琴园乐器有限公司申请5项,汕头粤升有限公司和扬州金韵乐器有限公司申请3项。

【科技创新】

仿生皮乐器被列入北京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和舞台技术”项目,据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和舞台技术,其中有“进一步研发推广京胡等传统民族乐器的仿生皮替代技术,研究制定生产标准化及产品质量标准”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奥宇新材料公司承担实施,目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1214日~20日,中国乐器协会考察组赴海南和越南考察,全面落实国家林业局委托开展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项目”,即“蟒蛇人工繁育试点”。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2011年项目任务书的要求,一是开展蟒蛇人工繁育科学研究,评估其现有养殖规模、技术和发展趋势;二是对种源引进及饲养实施科学评估和管理,对国外种源渠道进行考察论证,以有计划地引进、补充种源。考察组首先到海南蟒蛇基地调研。海南东盛弘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理林明栋和有关领导陪同考察。考察组先后到公司养殖基地、合作社农户养殖点、蟒蛇综合加工厂、皮革加工厂和研究所进行调研。之后,考察组一行赴越南考察。在海南东盛弘公司越南办事处邢福斌经理陪同下,考察组拜访了位于胡志明市天吉镇的盛黄有限公司,又参观了三家农户养殖场,在考察过程中邢福斌经理向考察组详细地介绍了越南繁育养殖蟒蛇的情况。2011年我国大约从越南进口人工繁育养殖蟒蛇皮7000余张,其中东盛弘公司占50%

【非物质文化遗产】

610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等十大类191个项目入选。而在扩展项目名录中还有十大类的164个项目。乐器行业中有6项传统技艺入选扩展项目名录,分别是:北京市海淀区的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的蒙古族弦乐器制作技艺、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马头琴制作技艺、上海市闵行区的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贵州省凯里市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

【文化活动】

123日,由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星光基金提供资助,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北京中科艺教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中国古筝艺术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隆重的开幕式,本次艺术周活动得到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特别支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中国文联副主席白淑湘、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秘书长缪力,外交部部长助理、星光基金理事长沈国放以及古筝老艺术家教育家赵登山、陈安华、焦金海、阎丽、吴青、赵曼琴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九大音乐院校的古筝专业师生代表1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活动。大会还对在古筝艺术教育中所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艺术周期间,除各地区推选古筝选手参加古筝全国比赛外,还举办了“敦煌之夜九大音乐院校古筝专业师生音乐会”和“敦煌之夜中国古筝艺术周名家音乐会”和中国古筝名家论坛等活动。

623日,中国第一座胡琴艺术博物馆落户徐州,徐州是新兴的胡琴艺术之乡,徐州二胡学会现有会员2000多人,学习胡琴演奏的学生上万人。中国胡琴艺术博物馆坐落在云龙公园东部艺术园内,展馆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极具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整个胡琴博物馆由10个部分构成,包括8个主题场馆、一个胡琴音乐广场和一个胡琴产业厅。各个主题馆特色不同,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胡琴艺术,其中有介绍胡琴历史发展的展区“琴声悠远”,介绍胡琴家族的展区“枝繁叶茂”等等。

718日,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古筝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在香港沙田大会堂文娱厅演奏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评审专家音乐会,为第二届国际古筝比赛开了帷幕。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大力支持,敦煌牌古筝为第二届国际古筝比赛的指定用筝。

728日至84日,“2011中国龙人古琴文化艺术节”在福建漳州长泰和厦门隆重举行。本届文化艺术节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旅游局、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长泰县委、长泰县人民政府、中国龙人古琴文化村共同承办。这次艺术节集古琴教学验交流、古琴斫制验交流、古琴琴学论坛、古琴考级、古琴夏令营、古琴文化产业高端论坛、古琴旅游等项目为一体,共举办了6场专家讲座,5场音乐会,5场交流会与论坛,并组织了古琴考级、夏令营。来自加拿大、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包括中国内地44个城市的420余人参与了活动。中国琴会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界顶尖专家、各大音乐学院教授,其中包括:中国琴会会长、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龚一;中国琴会荣誉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祥霆;中国琴会四位副会长——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丁承运、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李凤云、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杨青、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戴晓莲。来自台湾的台湾亚洲研究院古琴研究所所长郑正华带领40多位台中市琴友积极参与演出和交流,极大的推动了两岸古琴的交流和互动,展现了海峡两岸和睦同根的文化渊源,成为文化艺术节一大亮点。在首次全国古琴斫制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斫琴名家和斫琴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制定古琴斫制行业标准的问题,王鹏、谢建东、赵广运、倪诗韵等斫琴名家和乐器制作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斫琴名家、中国琴会副秘书长王鹏建议制定斫琴的行业标准,以制作出物美价廉的古琴,为广大琴友服务。并提议建立中国琴会领导下的古琴斫制基金会。

823日~26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艺术委员会、北京华夏璇音艺术传播中心、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携手举办的“敦煌”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进入复赛的选手相聚北京。本次大赛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艺术委员会成立近30年来首次举办的覆盖全国的高端琵琶赛事,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和众多的各阶层琵琶教师和琵琶爱好者,是国内最专业、影响力最广泛的琵琶大赛。本届比赛共产生22名金奖选手,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为每组金奖第一名选手赠送了一台545敦煌琵琶。

830日晚,第八届东方之韵国际音乐节在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举行,自1997年举办首届以来,两年一届,迄今已是第八届。音乐节聘请享誉世界的著名音乐家担任评委,是世界上具有较高规格的音乐会之一。本届音乐节邀请了47个国家的50余个艺术代表团参赛,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坦卡里出席开幕式,整个赛程由乌兹别克斯坦电视台现场直播。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敦煌新语”组合获得第八届东方之韵国际音乐节金奖。

1218日上海市2011奏响校园民族之音——“敦煌”民乐知识进校园暨敦煌少儿民乐演奏大奖赛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先期展开预赛。活动由《上海少年报》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共同主办,来自上海市30余所小学的百余名民乐小选手参加了比赛。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王国振,少年报社副总编周敏,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朱晓谷等出席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并为活动致辞。6月至11月期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多次以讲解和演奏相结合的形式,在各校园开展民乐普及知识活动。民乐知识进校园活动得到全市30所小学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以企校联合的方式为青少年搭建学习民乐、了解民乐的平台,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繁荣民族音乐市场作出贡献。

【标准与质量】

75日~7日,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大连召开“七项乐器国家、行业标准审定会”,审定了民族乐器《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笛子》、《笙》、《箫》、《唢呐》(行业标准修订)等乐器标准。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18号公告批准,自101日起,QB/T 1207.1-2011民族弦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QB/T 1207.2-2011 琵琶、QB/T 1207.3-2011 筝、QB/T 1207.4-2011 阮、QB/T 1207.5-2011 三弦、QB/T 1207.6-2011 月琴、QB/T 1207.7-2011 京胡、QB/T 1207.8-2011 二胡、QB/T 1948-2011 柳琴、QB/T 1949-2011 扬琴、QB/T 4181-2011 古琴11项民族弦鸣乐器标准实施。

20116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通过相关渠道,确认山东东明国花乐器厂存在制造、销售假冒“敦煌”牌古筝的侵权行为。201175日,上海民乐一厂销售科、技术科及律师会同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闵行分局、山东东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一同前往东明国花乐器厂进行了调查取证,当场查获假冒“敦煌”694DQ“双鹤朝阳”、694KK“蕉窗夜语”古筝22台及仿冒标签等。东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当即对该厂下发了《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对全部假冒古筝予以查封扣押,并将于近日对该厂及其法定代表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外事活动】

128日,以朝鲜文化省乐器工业管理局长李顺哲为团长的朝鲜乐器工业考察团来到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进行参观交流。考察团一行7人参观了企业的民族乐器陈列馆,并观看了敦煌新语乐队的精彩民乐表演。为了让考察团更直观、具体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乐队为考察团专题介绍了古筝、琵琶、二胡、竹笛、中阮、木琴等中国民族乐器。之后,考察团来到企业的乐器生产制作车间,观摩了弦类乐器的制作流程,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乐器制作技术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交流。最后,企业为考察团召开了座谈会,厂长王国振向考察团介绍了企业的发展状况,并对乐器料来源、产品在境内外销售方式、渠道和企业的日常管理等考察团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2011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

2011年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上有183家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参展,其中,拉弦乐器76家,管乐器54家,弹拨乐器49家,打击乐器4家,分别来自东北1家,华北46家,华东115家,西北1家,西南8家,中南11家。

展会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推出了20余款新品,包括纪念版、精品版、群芳争妍版、如意呈祥版、民族风情版以及巨型版等系列乐器。有高4米,重量达370公斤的巨型马头琴、系列高档古筝、多声弦制古筝、建党90周年纪念版二胡、旗袍二胡、大唐遗韵精品琵琶等,湖北音乐家会民族弦乐工作室展位上有象五色土一样用不同材料的组合二胡,老红木琴筒、黑檀木琴托、黄杨木琴轴、花梨木琴杆、紫檀琴头。还有北京奥宇新材料公司近年来推出的仿生人造皮二胡。

1012日~13日,由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承办的“第二届华乐国际论坛”在2011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期间举行。第二届华乐国际论坛在观众组织上更是作了精心策划,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琵琶专业委员会、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全力配合,事先都作了周到的安排,以保证在场观众的数量和质量。上海古筝学会会长王蔚亲自到会,日本华人琵琶演奏家屠善祥、台湾长安乐器有限公司事长王惠文女士、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制作大师徐振高,著名琵琶制作师张西宝、韩富生等都参加了这次论坛。第二届华乐国际论坛在观众组织方面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四场论坛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丰元凯)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0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