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撒拉村民间乐器口弦面临失传-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新疆撒拉村民间乐器口弦面临失传

新疆撒拉村民间乐器口弦面临失传

发布时间:2006-08-31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据新华网报道,口弦是撒拉族唯一保存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它小巧玲珑,在古今中外的各种乐器中,要算是体积最小的一种之一了。

    口弦,一般用一根火柴杆粗的红铜(或白银)铸成马蹄形状,中间嵌一根极薄极细的黄铜片,尖端变曲。靠舌尖拨动或夹在牙缝中用指弹拨发音,以收敛嘴唇的大小和吹气的强弱,调节音量和掌握音符。音色低回缠绵,如泣如诉,扣人心弦,为撒拉族妇女所钟爱。但是,前不久记者来到伊宁县萨木于孜乡撒拉村采访时,却听说在这个撒拉村,撒拉族民间乐器口弦面临失传。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萨木于孜乡撒拉村德高望重的老人,72岁的阿不都卡德老师。

    阿不都卡德老师是多年来热衷于推广撒拉文字的一位退休老师,他说,口弦是撒拉族现有的唯一乐器。因为它体积小,做工精细,不容易掌握,在撒拉村只有一个老人会做,但是因为老人多年来年长眼花,早就不做了。可惜的是现在村子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口弦只有那位老人的家里有一个。而会吹口弦的也只有阿不都卡德老师和这位老人了。可是,不巧的是这位老人去了青海,最后记者还是没有看到这个在撒拉村即将失传的撒拉族民间乐器——口弦。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0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