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也是武器-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音乐也是武器

音乐也是武器

发布时间:2008-03-06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据《现代舰船·军事广角》威廉·特罗特/文胡向春/译,自古以来.音乐就是战争和士兵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流淌出音符的乐器本身也被献予了巨大的象征意义。莎士比亚著名的《奥塞罗》里就有这样的诗句:“锐利的号角,惊魂的颦鼓,刺耳的横笛、庄严的大旗和一切战阵上的威仪!”


与战争同行《圣经·旧约》记载,自从约书亚征服并毁灭了当时的巴勒斯坦古城耶利哥后,音乐就被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武器和通信方式应用在战争中。《圣经·旧约》第六章里有约书亚吹公羊角而成功占领了古城耶利哥的详细描述,这是一座被考古学家誉为最古老、坚固的人类居住地。这段记录便是音乐在战场上被作为心理武器的最早证据。


希腊和罗马军队用铜管乐器(现代短号和大号的祖先)和打击乐器在行军中、战场上和宿营地传递信息。希腊军队在战争中雇佣音乐家为颂诗和赞美诗朗诵配乐,以此提醒士兵和居民不忘昔日英雄的勇猛。西罗马帝国瓦解后,战争音乐的传统却在拜占庭的东罗马帝国得到了发扬光大。


十字军的影响中世纪的前半叶,音乐还只是飘荡在欧洲的宫廷和教堂里,尚未应用在战场上,但十字军改变了这个传统。撒拉逊人的军乐队既可以向偏远军队及时发出命令,同时又可作为一种威慑工具,后来基督教骑士们迅速效仿此举。


  当十字军老兵回到欧洲后,他们带回了撒拉逊人的乐器,也带回了在战场上使用它们的思路。这些乐器渐渐被各种封建和雇佣军队所接纳并很快传播开来,后来被战士们在当地和实际使用中进行了一些改进。不仅有喇叭和战鼓,还加进了芦笛(现代双簧管的前身)和风笛。乐队随军出征,在舰船、比武场或是庆典等其它宫廷场合演奏。


意大利历史学家尼古拉·马基雅弗利在1521年《战争的艺术》一文中写道,指挥官应该使用号角发号施令,因为它具有穿透力的音调、洪亮的音量,能够在混乱的战场上四处传播。他还认为,骑兵的号角应该具有明显区别的音质,不能与步兵的号角声混淆。他断言,战鼓和长笛是在行军中和战场上步兵机动辅助纪律最有效的工具。


走向程式化17世纪末,战争变得程式化又极为正式,凶猛的冲锋让位于大规模火力进攻;18世纪时,不管上级下达什么命令,士兵们都要无条件服从,像机器人一样列队。喧闹的战场上,枪弹的烟雾中,指挥员的口令和手势往往不能有效地传达指令。如果战士们无法听到命令,或者未能正确领会,就可能造成比面对敌人还要危险的后果。而用音乐传达信号能使战士们在枪炮声中仍然清晰地听到指挥员的命令。号角和战鼓的音调尤其清楚洪亮,对指挥和控制战场至关重要。


每个国家终于确定了他们自己的进行曲(现代国歌的前身),他们的部队都要求牢牢记住。在战火的硝烟中,运动在半英里范围内的部队可能是同伴,也可能是敌人,如果军旗亦无法辨认时,进行曲就能帮助战士们分清敌我了。足智多谋的指挥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将习惯变成优势。三十年战争中,一支德国部队就曾以一首《苏格兰进行曲》成功地欺骗了它的对手。1708年的奥登纳德战役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关键一战,英国、荷兰和奥地利的联合鼓手们演奏了《法国撤退》的曲子,气势恢弘,结果部分法国军队就真的从战场撤退了。      


今天的军号在今天的电子时代,军号多用在一些纪念性的场合中,但在电力供应或电路出问题时,他们仍会被使用。越共的军队曾在20世纪的印度支那战争中使用军号。中国在缺乏现代无线电通讯手段时也曾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使用了军号。在那场战争中,美国士兵因中国的军号声而心力交瘁,他们时刻都有号声在耳边萦绕,在山谷中回荡的感觉。实际上,现代军号的作用与16世纪时还是一样的,但却重现了千年前号角声对心灵的震撼作用。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0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