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国宝古乐器出“深闺”-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三件国宝古乐器出“深闺”

三件国宝古乐器出“深闺”

发布时间:2011-06-29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据长江商报报道,描金龙纹碧玉磬是清乾隆二十六年特磬第四夹钟。故宫乾隆时期的一套玉编有四磬,为巨幅和田碧玉琢成,玉质纯净,通体墨绿,古朴庄重,但因战乱而散落民间。


这一件描金龙纹碧玉磬长84厘米、高45.8厘米、厚2.8厘米,呈方折曲尺形,为巨幅和阗碧玉琢成,玉质较纯净,色泽光润,通体碧绿,顶有圆孔可系挂。磬两面都有描金云龙纹,并刻有篆铭文,如今敲打,声音仍清脆透亮。


秦王卑命钟是秦、楚两国交往的纪念物。铭文铜钟制作非常精细,钟外表铸有浮雕花纹,图案是以蟠螭纹为主体,相间乳钉纹、雷纹、谷纹、索纹、贝纹等。钟外表还有突出的长枚36个,并饰涡纹。钟通高38厘米,重11公斤。此铜钟的钲部刻“秦王卑命”4字。考古界据钲部铭文,称之为“秦王卑命钟”。


兽面纹铜鼓是我国仅存的一件商代铜鼓,也是现存最早的一件铜鼓。这面兽面纹铜鼓,造型奇伟,纹饰繁缛古雅。通高75.5厘米、鼓面径39.5厘米、重47.5公斤。横置的两面铜鼓,鼓上端置一马鞍形冠,冠正中有一穿孔,鼓下部有长方形圈足。通体由细线云雷纹构成的兽面纹,仿皮革鼓面,鼓面边缘饰三排乳钉纹。造型凝重浑厚,纹饰清晰华丽,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木腔皮鼓型铜鼓。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0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